我的寒假和宝藏传统文化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探寻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美大学校团委组织青年学生通过组建专项实践队和个人返家乡的形式,奔赴八闽大地,开展“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集大青年利用假期,通过学术研究、调研考察、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社会实践,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学习理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让我们跟随小实的脚步
一起解锁福建文化的密码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增进民族自信
01
传承中华文脉 追华夏民族之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我校财经学院实践队以近代侯官杰出人物为线,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深入造就心系家国、开眼观变的人物群体的文化土壤,助力侯官文化的多维传承,以青春力量赓续中华民族文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华民族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此前在海内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的齐天大圣信俗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我校财经学院组织实践队探寻当今的齐天大圣信俗文化,通过对大圣文化发源地的考察,了解大圣文化发源于宝山的原因和在顺昌当地的体现,并撰写总结报告。在探寻过程中感悟齐天大圣信俗文化的魅力,弘扬大圣文化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圣信俗文化。
02
探源民俗文化,续中华文明之基
民俗是社会群体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民俗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发掘、传承、弘扬好民俗文化的积极因素,对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彰显传统文化凝心聚力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我校计算机工程学院组织实践队在福建省内不同地区展开调研,探寻身边的茶文化。队员们来到了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和福鼎市,体验和感受当地的茶文化。在福鼎市为一睹白茶的萎凋工艺,实践队便前往了福鼎管阳镇的白茶生产基地,在茶工的带领下,逐步了解了该工艺的精湛手法。在安溪县,“闽味茶韵”来到铁观音制作工坊了解和学习铁罐制茶工艺。悠远的茶业发展史、精湛的半发酵技艺、多样的茶园生态圈等,融合形成了茶文化系统。队员们希望通过对茶文化的宣传,使优秀的茶文化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将传统的茶文化与时代创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助推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发展与文化输出。
为追溯莆仙戏发展历史,了解莆仙戏的发展现状以及老百姓对莆仙戏的认知情况,领略莆仙戏特色,探讨当前莆仙戏的保护和传承情况,我校理学院“小楼听雨听莆戏”实践队开展了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唤起人们对莆仙戏的关注和研究,宣传弘扬莆仙戏。实践队员们通过人物专访、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弘扬莆仙戏,需要当代青年更多培养对莆仙戏的了解和情感,提高对莆仙戏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识,带动更多青年学习积极参与莆仙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实践队员们立志利用专业知识为莆仙戏注入创新活力,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感兴趣的青年人投身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遗产的工作中。
03
穿行千年古城,忆往昔繁荣之景
传统古村镇是一定历史时期,处于特定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下,通过密切的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存在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延续和文明的发展。
我校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组织实践队走进阳头古街,调查福安市城区明清古街道文化承载与保护开发。通过共览风格多样的建筑艺术,探索饱含历史记忆的民俗文化,回望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让更多的人可以实际感知和触摸福安文化历史。针对古街的开发和保护现状提出了完善对古街基础设施的建设、遵循“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合理开发居民休闲停留场所、挖掘古街传统文化元素等四点建议。为实现传统与现代结合,实践队还提出明清古街道应挖掘城市创新文化因子,保护街区生活元素、社区文化,开展民俗体验,展现福安风情,营造福安创新文化风格。
师范学院组织实践队以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景区为例,对千年古镇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展开研究。通过走访特色建筑,品尝特色小吃,体会古镇文化,提出统筹指定古镇保护和发展规划、深耕古镇文化、保护性开发等三条可持续发展对策。古镇价值传承的意义在于其历史文化文明可以被传承和发扬。通过与现代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和谐共存。只有这样,历史文化传承才能蓬勃发展,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继续发展,古镇才能繁荣昌盛,保证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04
调研华侨文化,聚华夏爱国之魂
厦门华侨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华侨与故乡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华侨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群体概念。随着华侨的迁徙和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侨文化”。
84年前,3200多名爱国华侨青年在大西南抗战路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抗战胜利后,部分返回原籍,部分牺牲在抗战路上,部分散落于滇黔川桂粤及八闽大地,默默地生活凋零。在今天,这段悲壮历史却鲜为人知。我校轮机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寻访贵州南侨机工,开展“追寻嘉庚足迹 弘扬抗战精神”的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归侨侨眷联合会(简称黔南州侨联),拜访原主席黎真祥,了解那个年代南侨机工的事迹,感悟华侨爱国之情。作为新时代集美大学莘莘学子中普通一员,集大青年不忘校主陈嘉庚先生留下的“诚以待人、毅以处事”校训,继续砥砺前行。
嘉庚精神对于城市风貌和城市精神均有着深刻影响。嘉庚建筑在厦门近代建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成为厦门近代城市风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校师范学院组织实践队研究陈嘉庚对厦门城市风貌和城市精神的影响和塑造。以小分队形式,到鳌园、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博物院参观,进行实地考察,加深了对华侨文化的深刻理解。调研小组通过进一步对华侨博物院等涉侨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对陈嘉庚的城市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嘉庚星长明于世,诚毅清风越过百年风霜吹到今天,依然引领着厦门的城市发展,并一点一滴熔铸在厦门的城市精神中。
05
调研闽台文化,筑两岸融合之梦
福建与台湾山水相依,血浓于水,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闽台共同记忆,体悟两岸融合发展,集美大学“探寻闽台文化,助力两岸融合”实践队于今年寒假在泉州展开了探寻闽台文化的实践之旅。通过采取前期收集资料,后期实地走访调研泉州南少林寺、泉州府文庙、郑成功公园、泉州天后宫、通淮关帝庙等场所,深入感受文化古城泉州的闽台文化印记。闽台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闽台一家亲,托本次实践集美大学实践队将依托本次实践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寻找闽台文化进一步融合的发力点,推动两岸共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想看
素材来源:各实践队
编辑:闻思洋
校对:刘天蕖
责编:蔡文舟
编审:陈志鸿